资讯中心
热门资讯更多...
2014年端午节放假通知 点击28582次
2008年度深圳市政府投资工程预选承包商名录 点击19861次
热烈庆祝深圳市联盛多美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办公室装饰工程签约! 点击15303次
热烈庆祝上海芯圣电子(深圳)有限公司办公室装饰工程签约! 点击14775次
热烈祝贺鼎泰装饰成为深圳市山东商会理事单位 点击14254次
深圳鼎泰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经营范围 点击13630次
办公室装修污染处理技术及方法 点击12738次
五一劳动节搞笑短信祝福语(2) 点击12655次
为什么向分项承包单位收取管理费? 点击12601次
公司组织第四季度设计与施工研讨会 点击12573次
项目经理在工程中的作用和责任是什么? 点击12545次
装修工艺之地面施工 点击12371次
论综合评标法与公示评标法之利弊 点击12186次
装修完后,要空置多长时间? 点击11989次
为什么一定要先去现场观测,鼎泰的报价是如何编制的? 点击11861次
装饰装修工厂厂房装修3大建议 点击11815次
为什么物业管理部门收取的装修押金,及相关城管,城建部门收取的费用由我方支付? 点击11780次
关于2014年度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后提交报名资料的通知 点击11430次
热烈祝贺鼎泰装饰承接惠州市龙鼎盛电力科技办公大楼装修工程! 点击11365次
鼎泰装饰荣获创新杯2010中国建筑装饰创新实力百强企业! 点击11325次
鼎泰装饰 - 资讯中心
奥运离开之后发生了什么?
时间:2012/8/23 10:00:58  阅读:3289次
奥运会在数周、数日、数小时、数分钟、数秒——如果继续细分下去可以数到小数点后无数位——内便结束了,但那些奥运建筑们——它们还在那。电影制作人Gary Hustwit(曾执导著名设计纪录片《Helvitica》,《Objectified》等)和摄影师Jon Pack正在进行的项目便是记录这些“前”奥运“遗址”,而伦敦只是这十几个城市其中的一个,他们想方设法去弄明白“奥运会闭幕后这座城市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奥运到后奥运

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们一直羞于启齿,而作为著名创意募集基金网站Kickstarter超额募集到项目基金的成功项目之一,8月7日,Hustwit和Pack终于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们在纽约Storefront for Art and Architecture展览馆开始展示他们的工作进展——大约40张照片所展示的城市只是计划中的半数,我们大概能从展览的标题看出些端倪来解答上段的问题。

起初这个项目名为“The Olympic City”,但展览主题中新添加的定语从另一个角度巧妙的定义了“过去的荣耀”——“The Post-Olympic City”,尽管这所谓的荣耀已不复存在。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刚进展厅的我还是被那些饱受时间和涂鸦艺术家们摧残的“地标”们吓到了,尽管位于不同城市的地标式的体育场建筑看上去都长得差不多。

的确,这些体育场和附属设施建筑大都是现代美学的代表——看上去野心勃勃却又受到官僚业主、预算短缺、时间紧迫这些因素的持久影响。而换个乐观的角度看,这些建筑代表了运动员们和建筑师们想要改善世界的企图心。

从英雄到场馆

旧时的“Olympian”(奥运选手)是为了表彰某个人才能和勇气出类拔萃的一个称号,得到这个称号的人可以被写入史册并荫翳后世……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却总是纠结于挖掘这些人的私密信息和小道消息并乐此不疲,奥林匹克参与者们的被记忆点似乎只剩下这些,换句话说,这似乎就是现在运动员和观众们的互动方式。

我们总是大肆鼓吹我们的奥林匹克英雄参加奥运会所获得的世界性的荣誉,但Hustwit和Pack的照片却清楚的显示,我们对于奥运会选手的关注程度已经远不及他们进行比赛的地点了,我们对于奥运选手的记忆也越来越直接,却越来越稀少。跟运动员不同,这些发生事件的场所承担了来自时间和空间——或者直率的称之为房地产业——的双重压力,展览上的照片一目了然的描述了这些场地或被翻新,或被重新规划,或被简单忽视而遭毁灭性破坏的事实。

奥运城市千城一面

如果说时间就是把乌托邦变成世俗现实的罪魁祸首似乎过于悲观,那这些照片从侧面所截取的奥运会现场的真实片断则看图说话般印证了这一假设(奥运会规格的标准化同样造成了不同的举办城市的无差别性)。过往的历届“奥运会产品”从时间和空间上看都是规模空前的负担,总是蒙有一层社会经济意义的色彩,并且还有一堆烦人的规则需要遵守。运动员们在赛场上展现各人的体育精神,但是对于这些同样是人居住的城市来说,却毫无个性可言。

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些建筑、公园和周边街区都被迫卷入了一场“反世界末日”(反恐)的运动中,奥运相关的场所空间都为“神”所征用,都被“神”赋予了纯粹巨大空旷的形式感。运动员在比赛中不仅通过竞赛争得了荣誉,更为这些“神圣”的奥运场馆增添了一份神圣的使命感,而这份“神圣”则体现在这些场馆在奥运会后的损失上:奥运会中的赛场在赛事结束后变得毫无记忆,不管是面向未来的还是回顾过去的。

奥运会建筑想要经久耐用从定义上讲只是我们的美好愿望,无论在设计之初被鼓吹的具备多少可持续性或者多功能性和可变性,它们注定只是为“当下”而建——每四年一次的“当下”——而最终它们在“过去”或“未来”都毫无意义:从开工建设到完工交付,这些建筑都依照奥运会“大”的标准而尽其所能,那里没有灵魂,在奥运会后只有回归现实的Robert Frost诗般的感伤。
-- 返回 --
?div style="float:left;width: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