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际

如何在3分钟动画里展示“五十六枝花”?

2024-06-18 20:23 | 来源:tgbus论坛
小字号

新百胜国际视讯电话>>>「葳33103337」

新百胜国际视讯电话

  

  “我来科普一下藏族(人物形象)抱着的圆盘。”

  “我来科普一下德昂族!”

  ……

  在社交媒体上,各民族的年轻人热情地分享着本民族的服饰和乐器,激发她们表达欲的是2021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动画专业学生周方圆的毕业设计作品《万华镜》。短短2分50秒的一则视频,用56个民族的少女形象逐一展现民族特色,谱就一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乐章,在社交媒体上观看量已超过2000万次。

  毕业后,周方圆与同学成立了个人工作室,成为一名动画导演。2022年,周方圆将作品《万华镜》无偿捐赠给中国民族博物馆,并接受专业人士对民族服饰细节方面的建议进行了修改,完善后的作品将以绘本形式于今年下半年面世。近日,周方圆接受《中国新闻》报记者专访,讲述当代年轻人在传统文化上的“创作经”。

《万华镜》里的白族  受访者供图

  一堂课开出“五十六枝花”

  2020年,在选修课《民族服饰研究与应用》上,周方圆选择研究藏族服饰。在课堂展示的过程中,她发现其他同学研究的苗族、彝族服饰也都各有特色。于是,“把56个民族的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统一性都展示出来”就成了她设计《万华镜》的初衷。

  “万华镜”一名也由此得来:“万华镜”取自“万花筒”的意象,万华镜的“华”在古汉语中通假“花”字,既是中华的华,也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的“花”字。

  要抓取56个民族服饰的代表性元素来绘制56个民族的人物形象并不简单,这意味着前期需要进行大量的调研工作。因此,周方圆提前半年就扎进图书馆里,在大量的论文、摄影作品中了解各民族文化及民族服饰的细节。随着了解的深入,她发现每个民族支系众多,“仅苗族就有100多个支系,有无数个呈现点”。

  如何从海量的素材中择取出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周方圆解释道:“因为作品的定位是56个民族的印象动画,所以我选择素材的标准是既能充分展现民族特色,又让我比较有创作灵感的民族元素。”

  在《万华镜》里,丰富考究的设计细节让来自各民族的观众表示认同。网友们纷纷用“显微镜”找到服饰中的民族特色,并展开科普。

  比如,一位白族网友提到动画中白族少女的头饰有“风花雪月”四个元素,“垂下的穗子代表下关风,艳丽的花饰代表上关花,洁白的帽顶是苍山雪,弯弯的造型是洱海月”。

  不仅是服饰,作品传达民族文化时所呈现的意境也有设计者的巧思。有位网友评论道:“纳西族画得超级好!画面中特别呈现了星星和月亮,把我们民族披星戴月的意境画出来了。”

  《万华镜》里各个民族形象不仅各展其美,同时也相互融合。比如傈僳族的少女表演着刀杆节“上刀山、下火海”的动作以示英勇,下一帧“下火海”的登云梯便化为少女拨开的垂帘,周方圆将傈僳族服饰中受苗族影响的部分设计在少女的衣着中,以示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万华镜》里的纳西族  受访者供图

  “在创作的时候,让我很触动的一个点是我总能在某个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习俗等方面看到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子。各民族文化本独特多样,但在千百年来的交往交流交融中相互影响,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是‘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周方圆说。

《万华镜》里的傈僳族  受访者供图

  当传统文化遇上现代流行

  作为青年创作者,周方圆希望能在描绘传统文化时加入更多年轻人的视角,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碰撞的更多可能。

  《万华镜》甫一上传便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证明周方圆的尝试是成功的。从制作细节来看,《万华镜》的“破圈”有迹可循——在人物设计方面,各民族人物形象与服饰配色更贴近现代流行审美;在配乐方面,既有二胡、笛子、古筝等传统乐器,也有电子鼓等现代音色。“新国风”盛行的当下,这种融合无疑能切中年轻受众的审美取向。

  “我没有特别研究怎么让作品受人喜欢,但我希望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并理解。”周方圆说道。

  父母给童年时的周方圆买的名家连环画——《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至今仍留在周方圆的书架上,这算是她迷上传统文化和动画制作的开始。“我从小就是一个特别有文化认同感的人,我一直希望能看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作品,这也是我从始至终坚持创作的动力。”(完)(《中国新闻》报作者 尹李梅 实习生 宋珂欣报道)

【编辑:邵婉云】


(责编:水草论坛)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